朕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贫民窟的房屋密密麻麻偶尔会出现街道但这些街道最宽也不足两米。

    “这条叫胡家街”鸿胪寺通事指着狭窄的石板街道说“三年前有位胡姓富商捐钱给泥路换上石板知县便将此街命名为胡家街。石材是富商捐钱买的可在街上铺设石板却是沿街家家户户出力。”

    街道两边的屋檐下也有许多摊位这些摊位不收管理费只要别摆到街上就行。

    摊位上也没啥好东西有自家做的布鞋有自家赶的馄饨皮有自家熬的凉粉等等。顾客都是附近的贫民收工回家路过顺手就买一些。

    守摊的多为老妇人衣服上全是补丁。

    棉布是很容易穿破的一两年就要破好几个洞不似化纤布料那么结实。对于平民来说衣服总要缝缝补补多穿几年就变成补丁重补丁。

    弥尔顿路过一个摊位守摊的老妇人似乎没见过洋鬼子用好奇的眼神打量他们。当视线与老妇人相遇时老妇人立即露出微笑说道:“客人买粉条不?番薯粉条会做的可不多还是我儿媳妇在城里(城中心)学会的。我这粉条好吃得很冬天就着大白菜炖吃了浑身都是力气去码头扛包都能多扛几袋。”

    通事翻译之后弥尔顿也笑起来居然真的掏钱买了一把粉条。

    隔壁摊位的老妇人见了立即吆喝起来:“盘娘糖嘞盘娘糖嘞。宫里盘贵妃(讹传)教做的糖快来看看嘞!”

    这里卖的盘娘糖明显就不正宗。因为蔗糖很贵老妇人舍不得多放只用少许红糖来糊弄。

    弥尔顿买了几块薯丝糖一边吃一边走。他很快就发现即便是贫民窟街道上也很干净沿街住户都被分配了地段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扫大街。

    这跟伦敦贫民窟的脏乱差形成鲜明的对比啊!

    走到学校附近弥尔顿竟然发现文化用品商店。

    书籍的印刷质量很差纸和墨也是最劣等的。毛笔更离谱竹制的笔杆上甚至还有没刮干净的毛刺。

    但在南京的贫民窟里确实出现了文化用品店而且还不止有一家!

    这里的学校叫做“西山小学”。

    学校连围墙都没有小山丘有一条路可以上下沿着山路走上去就是学校。

    房屋也很低矮简陋但教室特别大一个班有五六十人学生密密麻麻坐在一起。而且学生的学习用品也很差没有正经的砚台全用陶土小碗研墨写字。

    更没有清一色的儒衫学生身上穿的全是打满了补丁的破旧衣服。

    “这里的老师怎么都很年轻?”弥尔顿问道。

    校长也很年轻才三十多岁。他指着正在讲课的一个老师说:“这位老师叫于桂今年才十八岁。他没考上县里的吏员又不愿去做学徒小学毕业没两年就来本校做了数学老师。”

    十八岁的老师而且还只是小学毕业……跟城中心的贵族学校相比高下立判!

    弥尔顿转身问通事:“这座学校和城中心的学校课程内容是一样的吗?”

    鸿胪寺通事回答:“除了体育课之外其余课程全部一致。这里的学生只要成绩好也能考试升学做官。”

    此言一出弥尔顿感到强烈震撼甚至是来中国之后最震撼的一次。

    英国的平民学校只教英语读写和算账说白了就是培养打工人。而英国的贵族学校则会教拉丁文等课程。只有懂得拉丁文才是真正的文化人才有能力看懂更高级的书籍和公文。

    感受到窗外有人来了教室里的学生全部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听讲。

    等弥尔顿他们一走后面几排的学生立即趴在桌子上睡觉。只要他们不打闹老师也懒得管真正热爱学习的早就被调到靠前的位置。

    这里的教室太大不能安半透明的窗玻璃否则阴雨天很难看清黑板。

    窗户就是几个非常大的洞透风透雨风雨灌进来靠窗的学生有可能还会感冒。

    对于后排的混子学生来说熬过一年就算解脱。会写自己的名字会做加减法这就叫能写会算今后做苦力也不怕工头坑钱。

    三年小学毕业?

    别扯了读完一年就走人早点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虽然年龄太小但给店铺糊纸盒子还是可以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